家暴兒體系不完整 怎怪人不求助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嚴文廷╱台北報導】 2010.03.25
日前屏東發生長期遭家暴的子女合謀殺害父親,部分人士批評受暴的母親及子女未能主動求助。但婦女團體今天發聲指出,從過去的案例發現,受暴者不見得會主動求助,知名藝人陸一嬋隱忍多年就是最好證明,國家求助體系不完整才是主因,而不是把悲劇的原因歸咎於受暴者。
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,屏東弒父案中,子女不但長期目睹家暴,甚至在母親離家後也成為家暴對象;但這起案例中,完全看不見政府保護系統介入。隔天竟有輿論歸咎母親及子女未主動求助。紀惠容反問,政府體系無法獲得信任,怎麼能怪受家暴者不求助?
勵馨基金會今天也公布歷年服務個案統計指出,受暴母親離家後,高達8成的目睹暴力兒少接著成為施暴對象。勵馨輔導的少年小傑(化名)就是典型案例。社工說,在輔導過程中,小傑推想自己的生命歷程時,「居然以一把槍做為他人生最後的終結。」小傑甚至還買好棺材,希望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,自己結束生命。
紀惠容表示,目睹家暴兒少甚至可能有自殺傾向、憂鬱症、自殘行為,目睹家暴的青少年,還可能複製暴力行為、攻擊同儕。紀惠容強調,屏東的個案中,女兒遭家暴甚至性侵卻無人聞問,獲得男友錯誤的英雄式保護後,做出弒父的憾事。
紀惠容強調,偏遠地區通道資訊不足,是政府防護體系最大罩門,甚至因為資源不足,只能幫助當下的受暴者,但是很多目睹家暴兒,雖暫時未受暴,卻是潛在的危險因子。
勵馨基金會分析2008年家暴事件通報單位比率,發現教育單位通報率只佔3%,遠低於檢警的37%以及衛生醫療單位的37%,顯示屏東個案的女兒在求學過程中,如果學校能做好通報,就可能減少一件憾事發生。
|